028-steel采访手记:
028-steel采访手记:
尽管申城的气温在持续上升,而沪上钢市似乎没有继续升温,交易依然平平,也没有因为今天是周一,贸易商的生意而变得兴隆。炎热的盛夏,影响建筑钢材的需求。好在,一些钢贸商心情平静,不急躁,不盲动,稳扎稳打,顺势而行。
在7月11日,由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长江口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有500多位从事钢铁贸易的企业家、经营者及业界人士冒着高温,聚集在上海钢材集散地之一的宝山,共同探讨金融危机下的钢贸企业生存之道,寻找新的增长点。
论坛上,一些钢贸公司的企业家、经营者以及业内专业人士提出的营销创新理念和经营之道,给人启示良多,颇有裨益。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物流研究学院副院长张晖明在他的《钢贸企业规则在危机中的变化》专题报告中,通过分析钢贸企业成长壮大的历程和路径,阐述危机背景下钢贸企业的生存之道和金融危机给钢贸企业什么启示。
张晖明考察几十年来中国钢贸企业的成长足迹,认为钢贸商的成长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夹缝式成长,二是边缘式成长,三是补充式成长,四是机会偶然式成长,五是跟随式成长,六是自觉学习式成长,七是科学决策式成长。钢贸商在社会市场上所扮演的角色,传统商人的角色,投机赢利精明商人角色,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信息集成和资源组织分配者角色。
在危机背景下的钢贸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张晖明提出:信心之道,优化之道,联合之道,精益之道。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主席王新奎则提醒钢贸商以平常心对待钢材市场的起伏变化,对待赚钱和不赚钱。他认为,今后的钢市变化,贸易商将是几个月赚钱,几个月不赚钱;几天赚钱,几天不赚钱。持续赚钱,不现实;时而赚钱,时而不赚钱,这将形成一种常态。
这一轮钢材价格的上升,持续时间长,意味着下一轮通货膨胀的预期,将引发新一轮宏观调控。因此,对于钢贸商来说,要稳健一些,小心一些,要瞻前顾后,这总是对的。
有一家钢贸公司副总裁探寻家族型钢贸企业走向未来之路,给人思考。他认为企图获得“家业”的是家族企业;企图获得“事业”的是非家族企业。所以说,家族企业存在的特征就是为创立者的“家庭或家族”谋求家业和产业。
家族企业的组织成员是以企业创始人夫妇为核心,以双方血缘亲属为支脉,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沿用血缘、姻缘、地缘、学缘、关系缘的方向,由近及远、由亲而疏地组成了一个同心圆形的网状结构。其形式特征:夫妻店----亲友团----老乡帮----同学会----关系网。家族制企业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其理想是寻求“开疆拓土”、“做大做强”,梦想是“世代享用”、“基业常青”,实际呢?固步自封----长不大;夭折短命----活不长。
家族制企业的企业家整体特点:勇于冒险、自信坚毅、蔑视规则;刚愎自用、视野狭窄、言过其实。企业与家族运行轨道和方法风马牛不相及;继续发展的急迫形势与路在何方的焦躁心态,同时困扰着家族型钢贸企业。
为家庭谋业,最后的结局就是众叛亲离;为家族谋业,最后的结果就是貌合神离。
将企业视为了自己的“私产”,要千方百计地“遗传”给自己的后代,局限于家族企业或者家族作坊的怪圈,企业就无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这些理念、观念,应引起钢贸商的思索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