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steel:复苏之路难行,步伐需谨慎
经历过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危机,经历过不断出现的较好数据:一季度中国保持6.1%的经济增长,汽车产销在3-6月份连续4个月超过百万辆,楼市处处可见“小阳春”热度不减,股市在充沛的流动性驱使下,过去4个月中上升超过了40%,钢市更是从4月份以来连续上涨。大家开始憧憬着复苏之路的美好。 危机真的远去了吗?无论每次经济数据出现的打架行为如何解释,唯一可以证明的是,复苏之路很坎坷。 首先,制造业回暖力度不够,持续性堪忧。按照一般规律,中国12%的工业增长应该能对应8%的GDP增速,而一季度实现6.1%的GDP增速,则要求有9%以上的工业增长与之对应。显然目前的数是对不上的,一季度工业增长是5.1%,三月份才反弹至8.3%。4月份又回去了一个点,是7.3%,意味着当下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建筑业(基建)的支撑。而从上半年经济分析来看,市场需求包括房市、钢市等,更多的成分是依靠基础建设来实现,同时也了解,短时间内国家不会继续出台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在于制造业的刺激没有开始便已结束。特别是表现在发电量和PML指数上,一个表现疲软,一个表现滞后。 其次,出口衰退是重伤。对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其实比当年产能扩张高峰期的日本和韩国都要高,当下发达国家进口下滑深度可能已经接近了底部,但在底部徘徊恐怕是长期过程。 中国出口贸易倒退至少会回到2006年前后的水平,比去年的高峰萎缩30%以上。市场远去了,需求远去了,岂能是靠中国重新拾回补贴国外消费者政策(出口退税)所能回天的呢? 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为143万吨,上半年累计出口同比下降65.3%至934万吨,同期钢坯累计出口1万吨,同比降幅达93.9%。从主要品种来看,板材出口绝对下降量最大,1-5月累计减少近千万吨(994万吨),同期长材减少693万吨。至此,上半年钢铁出口惨淡收官。 如果你相信他是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那你就要相信他没有真正过去,他必须带给经济严厉冲击洗牌之后才能复苏,决定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可是目前的钢市却俨然不是这个漫长的过程所能解释的。钢价已经连续12周继续上涨,同时,宝钢继上调7月出厂价格一个月之后,再次上调8月主要品种出厂价格,幅度较为激进,此次调整幅度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部分用户的预期,也明显高于当前市场售价,再加上正值传统需求淡季,使得市场议论纷纷,利好利空皆能说。但是市场对于风向标的意识更多的使得对于后市看好。 短期内市场将在钢厂调价与成本支撑下继续维持涨势,利好消息占主导地位,同时社会库存无明显变化,跌价预期有,但空间不明显,市场需要谨慎,但不可过早看空,错失良机。 6月下旬其会员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为1194万吨,全国估算值1519万吨。当月全国粗钢产量为4538.7万吨,日均产量为151.29万吨,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仅次于去年6月。产能增加,这种钢厂推动力必然速度要放缓,幅度也要放小,价格进一步上调空间受到限制,后期有调整风险。同时在国家经济复苏程度没有看清之前,重压下的钢铁业复苏之路异常艰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