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看钢市
今天又是周末,这个月的钢市交易时间过去了一大半,平稳向好态势依旧,这个月来,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表现不凡,价格涨势可喜。然而,贸易商似乎不那么兴奋,防范风险这根弦一直绷得紧紧的。
沪上建筑钢材贸易圈里颇有影响的西本新干线信息总监盛志诚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要增强风险意识,谨防后市风险。”
确实,进入7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钢材市场的淡季,价格震荡盘整,而今年却是另一番景象,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价格不但不跌,反而上涨,且上涨势头不弱,这种逆势而上的现象,引起钢材贸易圈人士的高度关注。
从最近两个月来看,普通的Ⅱ级螺纹钢价格已从3100元/吨左右,上升到目前的3900元/吨,涨了800元/吨。如此的上涨幅度,在钢材市场进入淡季的情况下,应该说是不多见的。
一些经销商认为,在传统的钢材消费淡季、库存上扬、产能持续释放的背景下,钢厂的不断提价已近使得市场风险在不断积聚,在中短期内,市场进入调整状态极有可能。
从最近市场交易情况来看,贸易商的销售平平,价格上涨并没有刺激需求的释放,相反,由于钢价的频频上涨,反而削弱了下游终端用户的成本消化能力,订单减少。何况,市场需求由于整体经济形势的不佳而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
一些经营者谈到,7月银行信贷投放相比6月回落似乎毋庸置疑,但相比往年,今年7月则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充满变数。因此,作为钢材经营者,在当前尤其要增强风险意识,不能因为钢材价格不断看涨而掉以轻心,盲目大批囤货,而是要理智、理性地看待时下钢价的上涨。
特别是钢价的持续上涨,推动流通成本的上升,而高价流通成本,对贸易商的销售压力加大,潜伏风险,如果下游终端用户不能接受攀升后的钢价,商家销售受阻,到头来降价销售,“割肉出货”,将带来更大的亏损。因此,贸易商必须提高防范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