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钢铁集团成都分公司|四川H型钢|四川工字钢|:行情回顾:七月大幅推涨因素分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09-08-05 14:23:56
行情回顾:七月大幅推涨因素分析
●钢厂上演集体涨价盛宴
●各地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
●宏观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钢材期货放大需求效应
●货币环境仍然较为宽松
●商家上涨预期趋于一致
一、 行情回顾篇
回顾一下整个7月份的市场走势,单边上扬的强势行情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心理预期,可以看到,西本新干线钢材指数一路上行,势如破竹,3700、3800……乃至4200元/吨关口也轻松越过,一个月下来,累计涨幅达到520元/吨,再创2009年以来单月最大涨幅。
价格大幅推高的背后,以下几个因素极为关键:
其一、钢厂因素,本月钢厂再度上演集体涨价盛宴,钢厂调价频率之高、幅度之大堪比2008年初盛况,主导钢厂轮番推涨之下,市场价格也只能顺势而上;
其二、库存因素,西本新干线综合库存数据显示,目前沪市建筑钢材库存总量仍在56万吨一线徘徊,而就全国市场来看,库存也只是呈盘整略增趋势,钢厂直供比例的增大和期货市场的套保功能使得全国建材库存一直处于相对低位,市场价格由此得以轻装上阵;
其三、宏观经济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上半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505亿元,同比增长9.9%,;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867.47亿元,同比增长19.6%……宏观经济的总体向好无疑给予了市场继续走强的基础和信心;
其四、宽松货币环境,央行数据显示,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各项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据此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已经达到7.36万亿。流动性的充裕更强化了市场对于钢材等大宗产品价格走高的预期;
其五、钢材期货的推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起到了放大需求和延后风险的作用。一方面,在钢厂持续拉涨的有利支撑下,钢材期货频创新高,现货市场也应声而上,二者互为支撑;另一方面,对于成本相对固定的一线钢厂而言,拉涨后如果市场上涨受阻,钢材期货套期保值也未尝不可。在此背景下,钢材期货成了钢企和金融资本争相炒作的对象,现货市场价格也因此虚火更甚;
其六、商家心态变化,面对钢厂的轮番推涨,期钢的新高迭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发展,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增强,商家上涨信心趋于一致,市场惜售和囤货现象明显增多,这也造成了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走高。
7月大幅上涨行情已经完美收场,那么接下来的8月份里,沪上建筑钢材市场行情将会如何演绎? 8月份沪上建筑钢材市场供需形势如何?8月份国内宏观经济大势如何?带着诸多问题,一起来看8月沪上建筑钢材行情分析报告。
供给分析:建筑用钢产能释放已经达到阶段性顶峰
●本月国内建筑钢材库存保有量呈现略增长趋势
●本月国内建筑钢材重点钢厂排产量仍然保持高位
●第二季度出现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钢铁季度净进口
●预计下月建筑用钢供给仍将有所增长
二、供给分析篇
1、国内建筑钢材库存现状分析
首先来看库存现状,国内建筑钢材库存统计数据显示:本月的国内建筑钢材库存保有量出现略增仓的趋势。一方面应该看到,国内建筑钢材产量不断创造新高,6月份近1100万吨的钢筋产量,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个提醒;从微观层面来看,全国库存供给仍可以概括为横盘整理阶段,分析之下,四万亿投资投资拉动以政府为恢复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这也造成了钢厂直供比例的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市场供给的相应减少,而社会库存的相对低位对钢价上行无疑起到良好支撑作用。
2、国内建筑钢材供给现状分析
结合钢厂最新排产计划来看,7月份国内主要企业计划生产螺纹钢、圆钢839.47万吨,日均产量跟上月大体持平;计划生产线材、盘螺565.59万吨,日均产量环比增长3.97%。而相关信息显示,6、7月份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开工率达90%以上,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基本满负荷开工。换言之,目前国内钢筋产能已经接近顶峰状态,钢筋产能进一步释放的空间已经有限。而频创新高的粗钢产量与增幅缓慢的社会库存相比,也让我们看到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强大力量,数据显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6%,创1978年以来新高。基础建设、房地产、家电、汽车等内需的启动对提高钢材消费量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然而,目前钢市的强大需求支撑主要受益于国家宽松的货币环境和庞大的经济刺激政策,而依靠高额财政赤字勉力支撑的政府主导型投资,后期可持续性问题仍将面临诸多考验,上半年的需求强势若是在后期难以有效延续,那么,产能过剩或许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表1:2009年7月建筑钢材重点钢厂生产计划量汇总表 单位:万吨 | ||||||||
螺纹排产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华北区域 | 166.1 | 174.5 | 174.3 | 174.5 | 172.1 | 173.4 | 181.5 | 190.8 |
东北区域 | 69.5 | 73 | 76.5 | 79 | 74.5 | 66 | 73.5 | 80.5 |
华东区域 | 286.8 | 292.7 | 285.1 | 289.7 | 293.45 | 310 | 305.74 | 308.97 |
中南区域 | 111.3 | 105.8 | 101.5 | 106.55 | 89.4 | 106 | 111.8 | 112.3 |
西部区域 | 110.5 | 126 | 138.5 | 135.3 | 137.3 | 139.8 | 142.4 | 146.9 |
合计 | 744.2 | 772 | 775.9 | 785.05 | 766.75 | 795.2 | 818.44 | 839.47 |
线材排产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华北区域 | 151.2 | 150.6 | 145.4 | 151 | 121.9 | 149.1 | 145.7 | 163.5 |
东北区域 | 45.5 | 48 | 48 | 54 | 53 | 58.1 | 57.1 | 59.1 |
华东区域 | 163 | 180.4 | 176.9 | 191.5 | 176.35 | 192.85 | 186.47 | 203.09 |
中南区域 | 67 | 65.1 | 58 | 71.6 | 53.35 | 64.5 | 73.5 | 73.8 |
西部区域 | 56.1 | 56.8 | 58.4 | 59.8 | 61 | 60.5 | 64 | 66.1 |
合计 | 482.8 | 500.9 | 486.7 | 527.9 | 465.8 | 525.05 | 526.77 | 565.59 |
3、国内建筑钢材出口现状分析
从钢铁产业宏观大势来看,据海关最新统计,6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43万吨,较5月份增加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2.6%;1-6月累计出口934万吨,同比下降65.4%。
6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63万吨,较5月份减少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9.4%;1-6月累计进口813万吨,同比下降1.8%。6月份净进口钢材20万吨,1-6月仍保持净出口,累计净出口钢材12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9.4%。同时,6月进口钢坯38万吨,相比5月70万吨的进口量降幅明显。不过,钢材钢坯的净进口量仍有57万吨,使得中国今年连续4月成为钢铁净进口国。
可以看到,上半年中国钢铁出口仍以惨淡收官,国际钢铁统计局(ISSB)27日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数量由去年同期的世界第一位跌至世界第七位,并且第二季度出现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钢铁季度净进口。究其缘由,需求萎缩毫无疑问是关键因素。
分地区来看,中国上半年向欧盟的钢铁产品出口减少81%,向亚洲市场的出口减少75%、向中东地区的出口减少68%,向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减少51%,仅在向独联体国家和大洋洲地区的出口有所增加。分品种来看,上半年中国半成品钢的进口同比增长了近26倍,扁平材产成品进口同比增长2%,长材产成品进口同比减少14%。此外,今年第二季度中国进口铁矿石1.66亿吨,创造历史新高,上半年铁矿石进口则同比增长29%,达到2.97亿吨。
当然,数据中仍不乏亮点,随着全球钢市的好转,我国不少钢厂出口订单开始恢复, 这一迹象在6月份的出口环比增长中已经有所体现,预计后期我国出口降幅仍将有所收窄,但总体低迷格局难以逆转。
4、下月建筑钢材供给预期
总结来看,在国内钢价持续4个月上涨,钢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预计下月建筑钢材重点生产企业的排产计划将呈继续增长趋势,但鉴于目前产能释放较为完全,后期增长幅度也会极为有限。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钢材期货0909合约交割月的临近,部分持有空单的钢铁生产企业和现货企业需要做好交割入库的准备,这一因素或也将对近期市场供给造成一定影响。
需求分析:上海市场需求与全国市场需求
●本月上海建筑钢材需求释放呈现低迷特征
●本月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度大幅增长
●预计下月建筑钢材需求将稳定释放